時間:2015-03-13來源:食品伙伴網會展中心點擊量:
在剛剛結束的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張高麗強調:"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風險隱患依然存在,監(jiān)管能力依然不足,保障食品安全是一場持久戰(zhàn)。"為了打贏這場"食品安全的持久戰(zhàn)",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自2010年起,在國務院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與國際食品科技聯(lián)盟(IUFoST)、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連續(xù)五年在京舉辦"國際食品安全大會",五年大會借助三方人才優(yōu)勢與全球影響力,為中國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鑒,為政府、科技界、工業(yè)界搭建了交流的平臺,受到國內外食品界同仁的高度關注。
據悉,"2015年國際食品安全大會"將于2015年4月22-23日在京舉辦,本次大會直面我國食品安全的三大熱點、難點問題,即微生物污染、原料溯源、食品摻假,借鑒國內外專家智慧及優(yōu)秀企業(yè)的管理經驗,為政府監(jiān)管、行業(yè)發(fā)展提供技術支持和強大助力,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外優(yōu)秀企業(yè)的積極參會,不僅強化了企業(yè)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擔當意識,亦為共同維護食品安全注入強大合力。
"國際巨星"云集,聚焦食品安全重點領域
據悉,此次大會已邀請諸多國際權威機構的知名專家來華,分享國外有效應對食品安全的管理經驗與治理措施,共同探討中國食品安全的現實情況及所面臨的挑戰(zhàn)。原美國國務卿賴斯與希拉里·克林頓的科技顧問、美國科學促進會主席(2012)尼娜·費德羅夫(Nina V. Fedoroff)女士將受邀出席此次大會并作大會報告,尼娜·費德羅夫女士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哈克生命科學研究所"伊凡o普尤"教授以及金o阿布杜拉科技大學(KAUST)杰出訪問教授。她是一名植物基因專家,于2006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美國的最高科學獎,由美國總統(tǒng)頒發(fā),每年一次,獲獎者每次不超過20名。),曾編著《孟德爾在廚房:一位科學家對轉基因食品的觀點》一書。來自美國農業(yè)部經濟研究中心(USDA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的弗雷德·蓋爾(Fred Gale)博士將在此次大會上就食品安全帶來的經濟損失作大會報告,聯(lián)合國工業(yè)發(fā)展組織工業(yè)發(fā)展官(UNIDO)Ali Badarneh將就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貿易壁壘以及中國未來的主導作用同與會代表交流。
與此同時,美國農業(yè)部原副部長、IUFoST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共同主席任筑山博士、歐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教授、IUFoST國際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共同主席帕特里克·沃爾(Patrick Wall)、國際微生物標準委員會(ICMSF)主席馬丁·科爾(Martin Cole)、美國農業(yè)部農業(yè)納米技術國家項目專家陳宏達博士、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澳大利亞海事學院高級研究員弗利西亞·高(Felicia Kow)博士、美國食品科技學會(IFT)副主席、全球食品可追溯中心(GFTC)主任威爾·費舍爾(Will·Fisher)博士、日本京都大學新山陽子教授等諸多國外"權威專家"將受邀出席此次大會并作報告,與中國科學家一道,直面中國食品安全深層次問題,共同探討符合中國國情的食品安全治理理念,為中國政府獻言建策,為促進我國食品安全整體水平提升貢獻智慧。
瞄準熱點,回應難點,為食品安全"對癥下藥"
結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于2015年年初發(fā)布的"2014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不難發(fā)現,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解讀,食品安全風險監(jiān)測與預警、食品摻假與鑒別、微生物污染與快速檢測技術等將成為2015年科技界與產業(yè)界共同關注的熱點及難點,鑒于此,在本次國際食品安全大會上將通過設置大會報告、專題研討以及培訓班的方式瞄準熱點,回應難點,為食品安全"對癥下藥"。部分主要內容如下:
1、雙管齊下,舉辦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培訓班與專題研討
從全球范圍來看,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日益成為科技界與產業(yè)界關注的焦點,在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的諸多措施中,構建全產業(yè)鏈的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成為政府監(jiān)管,企業(yè)自律,消費者信賴的重要手段,如何正確構建并應用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保障食品安全亟待食品科技與產業(yè)界的正確引導。此次大會將邀請國際食品科技聯(lián)盟、全球食品可追溯中心、歐洲可追溯研究中心的專家以及國內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共同舉辦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培訓班及專題研討會議。
2、關注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構建
國務院法制辦會同多部門就《食品安全法》進行了修訂并廣泛征求了社會各界意見,新法將于2015年實施,引起了食品科技界、產業(yè)界以及消費者的極大關注;與此同時,為期3年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清理整合工作也將在2015年迎來"收官之年",清理整合后的標準體系將會有怎樣的變化?在此次大會上,將邀請來自國家相關部門的專家解讀新法并介紹標準體系構建的有關情況。
3、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jiān)測與預警,保障食品安全
當前,我國食品安全的重點監(jiān)管工作已從監(jiān)督抽查、產品質量安全管控前移至風險監(jiān)測與風險預警,每年國家食品監(jiān)管部門均會就各領域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進行監(jiān)測并發(fā)布預警信息,如何借力食品安全風險監(jiān)測與預警信息,通過與標準有效對接,完善行業(yè)自我監(jiān)管程序,提高保障食品安全的水平與能力,成為新形勢下亟待關注和加強的重中之重。此次大會,將邀請國家食品監(jiān)管部門、研究機構以及部分食品產業(yè)界代表共同探討保障食品安全的"新路"。
4、微生物控制、食品摻假與檢測技術的有效結合迫在眉睫
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依然是食品安全應重點關注的領域,與此同時,隨著諸如"馬肉風波"、"狐貍肉風波"、"蜂蜜添加甜蜜素"等問題的頻繁曝光,食品摻假也成為今后應高度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如何有效應對微生物污染、食品摻假,提供科學、高效、便捷的檢測新技術已迫在眉睫,也將成為本次大會重點討論的問題之一。
在充滿希冀與生機的四月,國際食品界的同仁們將在"2015年國際食品安全大會"上再次相聚,每年一度的大會為中國食品界帶來了諸多新理念和新思路,我們有理由相信,"有容乃大"的中國食品界將以更加包容的心態(tài),更加國際化的視野,審視中國食品安全的新形勢,同心協(xié)力,凝聚起保障食品安全的強大助力。
讓我們四月相聚北京!
下一篇:純凈水不純凈